We're sorry this project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enabled. Please enable it to continue.
欢迎来到在线教学平台
首页 - 课程列表 - 课程详情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视角
课程类型:选修课
发布时间:2021-06-04 16:19:03
主讲教师:何建坤
课程来源:清华大学
建议学分:3.00分
课程编码:xtzx0099

何建坤,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1994~2007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现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能源系统工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是中国“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能源与气候变化重大项目技术负责人,973计划气候变化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作为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特邀顾问,参与了哥本哈根、德班等气候大会的谈判工作。


罗勇,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政策研究,包括过去气候变化分析、气候变化检测、归因和预估以及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等。还开展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以及风电量预报技术开发。他目前兼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国际冰冻圈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副主编。他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还曾担任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助手。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滕飞,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国际政策与国内政策、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及能源经济学等研究,以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及专题负责人身份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及973等国家重点项目中的研究工作。自2007年至今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中国谈判代表团成员,支持专家,作为减缓议题的主要人员全程参加了自2007年巴厘岛以来的所有气候变化谈判。作为基础四国部长级会议支持专家参与了2011年以来的基础四国部长级会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是中国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并参与了撰写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白皮书》,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CDM项目评审专家。


张希良,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希良教授于1997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能源系统工程,交通与汽车能源系统分析以及可再生能源政策。张希良教授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UNDP/IIASA)《全球能源评估报告》中能源政策模块和中国《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能源供应章节的主笔作者,是国际学术期刊Energ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和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副主编,Climate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Engineering和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的编委,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新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政策措施中的关键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我国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目标的分解与实施方案”项目首席科学家。


贺克斌,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教授。担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GEA)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ICCT)委员,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中心(CAI-Asia)理事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细颗粒物PM2.5与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曾担任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等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现任环保部“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技术副总师,科技部“蓝天科技工程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 项。在Nature、PNAS、ACP和JGR和“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50多篇,被SCI 收录160多篇,出版《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道路机动车排放模型技术方法与应用》等专著6 部。


秦大河, 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 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秦大河院士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积极倡导冰冻圈科学概念,构建了冰冻圈科学的理论框架,创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领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及中国气候环境演变评估工作,为深化认识气候变化科学做出重要贡献。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从气象数据共享入手率先启动中国科学数据共享。发表论著400余篇(部),参与领导的IPCC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另曾获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高风,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1978年8月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学习,1982年8月毕业后进入外交学院攻读国际公法硕士学位,1985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6 年9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国际公法硕士学位并获法学硕士学位。1985年9月进入外交部条约法律司,至1996年历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96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法律参赞。2000年3月,担任条法司副司长。2005年8月,赴德国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任D-2级官员,先后任执行部官员和法律部主任。2011年回到外交部条法司,任参赞。2013年2月被任命为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


杜祥琬,     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1964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06年当选为俄罗斯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协荣委,空军首席院士顾问。 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精确化研究;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主持了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和几个能源重大工程的战略咨询,提出了系列创新思想,为我国能源战略研究和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首倡“无废城市”试点,现任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专家委员会主任;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做出了突出贡献,现任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部委级一、二等奖十多项。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